全生讲中医专栏的目的是普及中医知识, 弘扬中医文化, 介绍中医进展, 传授专家经验, 提高人们认识、预防、治疗疾病的能力.
如果你热爱健康, 喜欢中医, 那就静下心来, 和全生讲中医一起, 探索中医奥秘, 见证中医神奇, 分享名医经验, 寻找济世良方吧。 大
家好, 我是卢全生中医师,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了. 今天是全生讲中医第一讲,主讲颈椎病的中医防治.十年前,
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西苑医院做主治医师时,曾参加编写了<<颈肩痛>>一书,
里面详细介绍了颈椎病与肩周炎的发病原因,临床表现, 诊断治疗及预防.今天很高兴与大家分享颈椎病的治疗经验. 众
所周知, 颈椎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. 调查表明, 50岁左右的人群中患病率为25%,
60岁左右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50%,而70岁以后则几乎达到100%.因此颈椎病正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. 那么, 到底什么是颈椎病,
其致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如何, 临床上又有如何治疗和预防呢? 所谓颈椎病, 又名颈椎间盘综合征,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致失稳、椎间盘突出、骨质增生等压迫刺激颈神经根、脊髓、椎动脉或交感神经等邻近组织而引起的以颈臂酸麻疼痛, 头痛, 头晕, 颈硬为主症的综合征. 颈
椎病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, 其中年龄因素, 慢性劳损及外伤是颈椎病的三个主要原因, 尤其是慢性劳损,
长期从事颈部过伸或屈曲工作者,如财务、写作、IT、实验室科技人员等发病率较高.
另外,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,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,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,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. 临
床表现是颈肩痛, 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, 少数有头痛, 眩晕, 猝倒, 或一侧面部发热, 出汗异常, 严重者双下肢活动受影响, 甚至瘫痪.
颈椎病的分型很多, 有按西医分型的, 也有按中医分型的. 我国著名骨科专家杨克勤教授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, 脊髓型, 交感神经型,
椎动脉型和混合型. 中医辨证分为营卫不和, 风寒湿痹, 气滞血瘀, 痰湿互结及肝肾阴虚型. 中医治疗原则为调和气血, 舒筋通络, 解痉止痛. 根据不同分型, 配以不同方药. 常用穴位有风池, 风府, 肩井, 天宗, 曲池, 列缺, 合谷, 阿是穴等. 1997
年10月12日, 我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程士德教授治疗一椎管狭窄病人, 30付药后, 病人头晕手麻症状全消. 现抄录方药如下:
葛根、钩藤、鸡血藤各30g, 桃仁、红花、桂枝、当归、川芎、羌活、穿山甲、王不留行、皂角刺、苏木、炙甘草各10g,细辛3g. 颈
椎病预防包括保持乐观态度, 避免高枕睡眠, 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等. 特别对于长期伏案工作人员, 应定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,
既可缓解疲劳, 又能预防颈椎病. 中医认为胡桃、山萸肉、黑芝麻等具有补肾益髓之功, 长期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, 推迟颈椎关节退变的作用. 专
业提示: 文中所用方药, 乃专家辩证用药的结果, 病人切勿独自盲目照搬, 以免发生意外. 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,
辨证用药,方可达到理想效果.敬请关注下期全生讲中医(2)—肩周炎的中医防治.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问题或什么建议, 请访问卢全生中西医结合博士的网站www.wholelifeherb.com, 或直接拨打中文热线电话301-919-9898, 以便得到及时的专业解答. |